JG冷熱泵循環演示裝置 JGKY-745
一、實驗目的
1. 演示制冷(熱泵)循環系統的工作原理,觀察制冷工質的蒸發、冷凝過程和現象;
2. 熟悉制冷(熱泵)循環系統的操作和調節方法;
3. 進行制冷(熱泵)循環系統初步的熱力計算。
二、制冷(熱泵)循環的基本原理
2.1 制冷(熱泵)循環的基本概念
制冷(熱泵)循環是一種逆向循環,其目的在于將低溫物體(熱源)的熱量轉移到高溫物體(熱源)中去。根據 Clausius 關于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敘述,要實現熱量由低溫物體向高溫物體的遷移,外界必須向系統提供機械能或者熱能。
制冷循環與熱泵循環從原理上講是完全相同的,區別在于工程應用中側重點不同。制冷循環的主要目的是從低溫物體(熱源)取走熱量,以維持低溫;而熱泵循環的主要目的是不斷向高溫物體(熱源)輸送熱量,以維持高溫。因此工程實際中制冷機和熱泵在設計和制造上有一定區別。
2.2 制冷(熱泵)循環的經濟性指標
制冷循環的經濟性指標是制冷系數;熱泵循環的經濟性指標是供熱系數。其計算方法均是得到的收益與消耗的代價的比值。以卡諾逆循環為例,在圖 1 所示的 T - s 圖上,高溫熱源溫度為 T I ,低溫熱源溫度為 T II ,那么根據制冷系數的定義得到下式:
(2-1)
上式中 Q II 表示從低溫熱源帶走的熱量, Q I 表示向高溫熱源釋放的熱量, W 代表外界對系統所做的功或者提供的熱。
2.3 蒸汽壓縮式制冷循環的基本原理 蒸汽壓縮式制冷是各種制冷方式中應用范圍最廣的制冷方式。本演示實驗也是根據蒸汽壓縮式制冷的原理設計的。
圖 2 所示為蒸汽壓縮式制冷循環的設備示意圖和 T-s 圖。主要設備包括壓縮機、冷凝器、膨脹閥和蒸發器。具體的循環過程的描述是:工質從蒸發器流出時為干飽和蒸汽(狀態 1 );進入壓縮機進行可逆絕熱壓縮過程(過程 1 — 2 ),工質升壓升溫至過熱蒸汽(狀態 2 );過熱蒸汽進入冷凝器,實現可逆定壓放熱過程(過程 2 - 3 - 4 ),至飽和液態(狀態 4 );飽和液經過膨脹閥作不可逆絕熱節流過程(過程 4-5 ),降壓降溫至狀態 5 ;低溫液體進入蒸發器實現可逆定壓蒸發過程(過程 5 - 1 ),達到飽和氣態(狀態 1 )。這樣完成了一個循環。其中過程 5 - 1 從低溫熱源帶走熱量,過程 2 - 3 - 4 向高溫熱源放出熱量。
三、實驗裝置及操作步驟
3.1 實驗裝置
本實驗裝置由全封閉式壓縮機、換熱器 1 、換熱器 2 、浮子式節流閥、四通換向閥以及管路組成制冷(熱泵)循環系統;由流量計以及換熱器內盤管組成水系統;同時設有溫度、壓力、電流、電壓等測量儀表,用于測量工質溫度以及對系統實現控制。裝置示意圖如圖 3 所示,當系統做制冷循環時,換熱器 1 做蒸發器,換熱器 2 做冷凝器;熱泵循環時換熱器 1 做冷凝器,換熱器 2 做蒸發器。系統使用低壓工質 R11 做制冷劑。
3.2 操作步驟
一 . 制冷循環演示:
1. 開F1、F2,關F3、F4 ,系統為“ 制冷 ” 狀態;
2. 打開連接演示裝置的供水閥門,利用浮子流量計閥門適當調節蒸發器、冷凝器水流量;
3. 開啟制冷壓縮機,觀察工質冷凝、蒸發過程及其現象;
4. 待系統運行穩定后,即可記錄壓縮機輸入電流、電壓、冷凝壓力、蒸發壓力、冷凝器和蒸發器的進、出口溫度以及水流量等參數。
二 . 熱泵循環演示:
1. 開F3、F4,關F1、F2 ,系統為 “ 熱泵 ” 狀態;
2. 類似上述 2 、 3 、 4 步驟進行操作和記錄。
四、制冷(熱泵)循環系統的熱力計算
數據準備:
1. 通過演示實驗臺可以直接觀測記錄的數據是:
換熱器 1 的進口水溫 t 1 [ ℃ ] 、出口水溫 t 2 [ ℃ ] 、水流量 G 1 [kg/s] ;
換熱器 2 的進口水溫 t 3 [ ℃ ] 、出口水溫 t 4 [ ℃ ] 、水流量 G 2 [kg/s] ;
換熱器 1 內制冷劑工質壓力 p 1 ;
換熱器 2 內制冷工質壓力 p 2 ;
2. 計算所需要的物性參數和常數:
水的定壓比熱 c p = 4.1868kJ/kg · K ;
換熱器的熱損失系數 φ= 0.1kW/ ℃;
電機效率 η= 98% ;
R11 在蒸發壓力下對應的飽和溫度 t e [ ℃ ] ;
R11 在冷凝壓力下對應的飽和溫度 t c [ ℃ ] ;( t e 和 t c 需查 R11 熱力性質表表)
當系統作制冷循環時
當系統作熱泵循環時
分析討論:
1. 分析實驗結果,指出影響各參數測定精度的因素;
2. 指出本系統運行參數的調節手段是什么。
五、實驗注意事項
1. 為確保安全,切忌冷凝器不通水或無人看管情況下長時間運行;
2. 實驗結束后,首先關閉壓縮機,過一分鐘后再關閉供水閥門;
3. 控制工質壓力,不能超過 0.2Mpa 。
。